重庆古镇网

您现在的位置是:网站首页>重庆古镇

重庆古镇

河埠头古桥和缆船石蕴藏着历史密码寻访江南古镇黎里

重庆古镇旅游景点推荐表2024-04-24重庆古镇官渡古镇乱
谈谈对古镇,官渡古镇乱,南京古镇水乡,到达黎里的当晚,“青睐”会员们就被穿古镇而过的市河所吸引,不顾湿热,在小桥流水边流连忘返。对一座江南古镇而言,没有水则失去了灵魂,几百年来古镇居民们沿河而居,耕田经商,摇橹往来,展开了一幅

河埠头古桥和缆船石蕴藏着历史密码寻访江南古镇黎里

   到达黎里的当晚,“青睐”会员们就被穿古镇而过的市河所吸引,不顾湿热,在小桥流水边流连忘返。对一座江南古镇而言,没有水则失去了灵魂,几百年来古镇居民们沿河而居,耕田经商,摇橹往来,展开了一幅生生不息的水乡生活画卷。行程第二天下午,在李海珉老师的带领下,会员们分乘四条小船游览了这条堪称古镇生命线的市河。

   据李老师介绍,市河在黎里专名“黎川”,是这里的先民在南宋时利用自然河道疏通开挖,逐步形成的。黎川主要有两条,一条纵贯东西,长约19米,也就是我们此时行船的这条,另一条南北走向,长约1000米,二者在西侧十字相交。

   有河就有河埠头、古桥和缆船石,三者缺一不可,乘船游览则是近距离观察它们的方式。河埠头是上下船的码头,在黎里保留了2多座。李老师让我们仔细观察这些河埠头,发现它们根据具体地势呈现单落水、双落水、淌水式和悬挑式四种形态。河埠头的石阶最多不会超过10级,因为石阶过多对搬运货物和日常的“买汰烧”都不安全。遇到较高的河岸,黎里人就将这四种形式灵活结合,以便既不影响街道宽度,又不妨碍居民用水和上下船。不过,李老师说自上个世纪年代后,小木船逐渐退出了黎里人的生活,但下到河埠头上洗洗涮涮仍是古镇居民至今都在进行的日常。

   说话间,手摇游览船穿过一座三孔梁式石桥,李老师提醒大家看桥身上雕刻的“迎祥桥”三字,以及桥柱上的两副对联。“我们本地人还是习惯叫它汝家桥,汝家在黎里是个大族。明正统六年,他们出钱修成了这座桥,方便全镇往来。”

   迎祥桥在清代经历过两次重建,2014年,黎里古保委再次着手重修,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,原来的老石料能用尽用,不够的补充古镇保存的其他老石料,实在短缺才以现在的石材替代。李老师告诉会员们,在黎里横跨两岸的古桥有将近30座,最晚的建于康熙五十一年,其中8座保持了原汁原味,9座经过了复建,还有多座有待整修。

   “李老师快看,那块石头真漂亮啊,上面雕的是什么图案?”突然,有会员指着镶嵌在河岸上的一块方形石砖惊喜地询问,李老师立刻大声地回应:“这就是我们黎里的一个特色,叫缆船石,雕的是‘刘海戏金蟾’,我们现在女孩子不是留着刘海吗,这个发型就是从他这里来的。你看他手里耍着三个铜钱,见到的人就是一见生财,有财宝进门。可惜现在水位比较高,蟾蜍没在水下看不到了。”

   接下来,在李老师的指引下,会员们不断从两岸辨认出了一系列雕有各种图案的缆船石:芭蕉叶、万年青、梨花、如意、必定、琵琶、佛八宝、暗八仙、瓶生三戟、瓶生蜂猴……小船上不时发出赞叹和惊呼。缆船石又叫系船石,在水乡古镇并不少见,但李老师骄傲地说:“虽然其他地方也有,可没有我们黎里的数量和种类多。我们大概有1000多颗缆船石,四五十种种类。光一个如意造型就能分出十几种,比如蚕宝宝如意、童子面如意……缆船石绝对是黎里的一大特色。”

   李老师告诉我们,最早的缆船石只讲究实用,仅凿两个洞用来穿绳子,俗称象鼻眼,并没有纹饰。慢慢地,人们开始在这块石头上做文章,寄托美好的愿望和寓意。“我们黎里是由梨花村演变而来,所以把梨花刻在缆船石上。双犀角图案是因为民间传说犀牛角可以避水,所以雕成缆船石,妇女小孩不会遭水淹,起到避灾的作用。酒爵造型,其实谈谈对古镇’,当时的黎里文人成立酒社,一边喝酒一边骂袁世凯,酒社是隐蔽的叫法,否则要掉脑袋的。”

   李老师还教大家分辨缆船石的大致年代和所属主人的身份,“如果是青石,就是明代的,青石比较脆,保留下来的也比较少;如果是花岗岩就是清代的;到了民国很多人家又用铁环来停船。你们看这颗缆船石特别粗壮,岸上往往是米行,因为来的都是运米的大驳船,缆船石必须要坚固。这颗雕了瓶生三戟,寓意‘平升三级’,应该是读书人家的缆船石……”

   缆船石的分布位置也有讲究,双落水埠头有四颗,单落水埠头有三颗。除了河埠头镶嵌缆船石,在没有河埠头的岸边,只要超过4米的距离,也必须安装两颗缆船石,这是因为考虑到有些船长达到4米。

   2012年时,李老师福贵古镇的工作人员一起清点了市河两岸的缆船石,并一一拍照录入电脑。迄今原汁原味保留下来的有2颗,近年来陆续请老石匠又复刻了100多颗。在这位古镇守望者眼中,看似小小的缆船石,其实蕴藏着解读黎里历史文化的密码。作为旧时交通、生产、生活的重要遗存,2005年,“黎里市河驳岸及古桥,包括河埠、缆船石”被列为吴江市文物保护单位,2014年升格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。

   李海珉:黎里始于唐,成于宋,在明代成为吴江县巨镇。这个0.平方公里的古镇,有个文保单位,包括一个国保单位,两个省保单位。我小时候住在弄堂,有11进。这次大家看到,黎里能够保留115条弄堂,从数量、形制来说,没有古镇能跟这里相提并论。我们还有从老祖宗传下来的缆船石、中秋显宝,再加上南社这张高雅的名片,以及从黎里走出去的历史文化名人,像我们上午看到的多次为孙中山治病的金诵盘,中国影坛上k22颗耀眼的影星殷明珠等等,正是有这些丰厚的家底,黎里能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,能有资格列入江南古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录。

   李海珉:苏州建筑含蓄、内敛、不张扬。看着小小一个门面,其实庭院深深,一进又一进,文化内涵、建筑雕刻都在里头了。而且,很多老门匾、门联、桥联被保留下来,我认为这个是很好的。这些老对联题写的内容,有很多蕴含着祖训家训,充满教子智慧。对传统文化,我的观点是扬弃,该保留的要保留。

   李海珉:19年,我在中学教书,业余时间研究柳亚子、研究古建筑。十年后,我调到柳亚子纪念馆工作,后来又兼任文保所所长。19年,我们的老所长种了一棵树,我觉得我不能光乘凉,还要种一棵更大的树-k22申报黎里为历史文化名镇。19年,我确定了这个想法,努力了十年。到了2006年,黎里不叫黎里了,居然跟其他五个古镇合并起来叫汾湖镇了。我急得发蹦,跑了多个古镇去调研,我觉得黎里的原生态是k22梯队的。经过种种努力,2013年,终于又恢复叫黎里镇。我做这些,底气谈谈对古镇的了解,谈谈对古镇的支持。

   2018年,我建立了江南古镇守望者联盟微信群,我们遵守一个原则:自筹经费,保持独立。从2020年开始,我们每年雅集一次,目的就是互相帮助,守护我们的家乡,期望古镇更美好。今年我岁了,重新出来工作了14年,不管遇到什么困难,我一直在想,把一些老的东西写下来,把一个原汁原味的黎里保留下去,传给子孙后代,这个大方向错不了。

   汝悦来:汝姓本是姬姓,祖上自元代过来黎里,住在东圣堂附近。汝氏家族明代出过两个进士。清代出过一位俄文翻译家汝龙,他是契诃夫小说专家。当代的有美学家、哲学家汝信。我们汝家这一支,不属于望族,只是我的祖父在大户人家徐志摩家开的酱园里做过会计。听我的父亲讲过,祖父十三四岁时,徐志摩葬礼在家停灵,他还见过当时的场景。

   提问:汝馆长,听您讲的关于柳亚子的生平故事,收获颇多,感觉在展陈上很是下了一番工夫。

   汝悦来:我2020年来柳亚子纪念馆当馆长,这三年我做了一个调整,就是注重挖掘柳亚子这个人,大家看到的柳亚子生平展,能比较完整、立体的还原这个历史人物的一生。说实在的,博物馆需要馆藏、需要研究,而这些都是需要用钱的地方。这三年,柳亚子纪念馆从门口到最后一进全部都修整好,安防也是k22次全部通过,成为社科基地。硬件搞好后,就要提升馆藏文物,也需要联合馆外的力量,最近柳亚子的外孙表示要捐献藏书。我希望以后这个馆能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,从馆藏到研究都更上层楼。

   7月10日上午,“青睐”一行告别黎里,前往芦墟古镇。伴着风声雨声到达芦墟,放眼望去,没有开发的芦墟,更加古朴安静。

   张舫澜先生早早在桥头角亭等候大家,今年岁高龄的老先生热情地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家乡。从上世纪年代开始,张舫澜收藏、挖掘吴文化,对南社研究做出重要贡献,直到今天,仍在为抢救、保护芦墟民宅、芦墟山歌而奔走。

   沿着蜿蜒的市河行走,错落有致的江南民居映入眼帘,路边有各色蔬菜、鱼鲜摊铺,烟火气十足,仿佛一下穿越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光景。

   张舫澜告诉大家,芦墟古镇有不少古民宅,当地人叫老墙门,比如唐家墙门、柳家墙门等等。每一座老房子背后的故事,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。

   “青睐”一行撑伞走过小桥,一座样貌特别的山墙高高耸立,引人注目。原来这种山墙有个十分形象的名字,叫“观音兜”。举目细观,真像一位高大的观音大士立在那里,延展的盾形山墙,为人们遮蔽风雨。

   穿过观音兜,陈家墙门到了。张舫澜介绍说,这座明末清初典型的江南大宅,原本是五开间临河四柱牌楼,跨街楼后三进门楼,最后一进带花园,靠后河有船棚。这种庭院深深、前后临河的宅所,是名门望族的标志,正是从这类墙门里,读书声延续了江南的文脉。

   陈家的后人专门过来,带大家参观老宅。他介绍说,到他们这一代,已经是第十四代了。厅堂正中,悬挂一块“德余堂”牌匾,三个大字彰显出主人的文化底蕴。2010年,陈家后人在整理第三进老屋时,发现厅堂的楠木大柱,还有一座六扇硕大的后厅屏风门,门高有4米,宽半米。陈家后人集资,对老宅慢慢修整,保留下原汁原味的古建风貌。

   驻足细观,在漆皮斑驳的退堂门上,漆书一副“箕裘事业辉金屋;钟鼎家声振玉堂”的对联,历经300多年,书体依然清晰,可见造诣深厚,更显出老宅历史悠久。

   告别陈家墙门,来到建于民国的沈氏跨街楼。它坐东面西,前后临水,共五进。k22进船厅,船厅与第二进门屋构架成跨街楼,人们行走其中,下雨天不用打伞不会湿脚。第二、三、四进天井以石板铺设,存有两座砖雕门楼。张舫澜带领大家穿过细长的弄堂,零距离逐一观赏砖雕门楼,古代工匠的建筑意识、建筑技艺,令人叹服。

   沿河雨中漫步,跟随张舫澜来到夏应祥故居。这位早期南社社员,是柳亚子的挚友,柳亚子到芦墟常到他家与社友们聚会。这处居所即是清乾嘉年间的灵芬馆,至今保留着主人频伽当年手植的腊梅。

   就在大家欣赏古腊梅时,雨势突然变大,房主张先生请大家进屋避雨。张舫澜展示自己珍藏的夏应祥老照片,儒雅风度令人感叹。片刻,雨过天晴,与主人告别。他特意从豆棚瓜架下,端出几盆自己培育的腊梅树苗,送给喜欢的会友。捧着240年历史的古腊梅,青睐会友如获至宝,特别开心。

   作为分湖诗社社长,张舫澜指着小桥流水笑言,当年,夏应祥积极参与分湖诗社的创建,隔着河岸,与诗友举杯唱和。平时还在家设馆授徒,不少南社文友都把子女送到灵芬馆读四书五经。

   沿西栅廊街慢行,曲径通幽处,唐家墙门到了。这座六进深的宅门完工于18年,中西结合的第五进门楼令人眼前一亮,带有两圆柱、三角尖顶的西式造型上,立面浮雕着“松树灵芝图”,亦中亦西,别致古朴。正厅堂名为“宁俭堂”,是与砖雕门楼的“勤俭家声”为应。

   吴江区南社研究会会长俞前向“青睐”表示欢迎,并带大家参观导览“唐有烈生平展”。令他感到欣慰的是,这个才刚刚布展完成的展览,今天k22次亮相便与“青睐”相遇。唐家是芦墟名绅,次子唐有烈,字九如,自小爱好文学,是南社诗人,与柳亚子关系甚笃,民国年间赴京到朝阳大学学习,毕业后在国民水利部门工作。

   观展结束,穿过精致的厅、楼,来到一处窗棂映影的厢房落座,俞前与“青睐”进行了诚恳的座谈交流。他坦言,南社经历过19年成立南社、13年成立新南社、19年成立南社纪念会三个时期。在历史长河中,南社精神体现为承前启后的人文情怀,心系民众的进步追求,振兴中华的家国担当,南社那一代人,不断有历史人物进来,大浪淘沙,砥砺前行。

   自2015年吴江成立南社研究会以来,俞前深切体会到“南社”这个宝藏有很多东西值得挖掘、传承,比如新文化运动中,蔡元培、鲁迅、邵力子等南社人传播新思想,促民众觉醒,鲁迅诗“横眉冷对千夫指,俯首甘为孺子牛”就是送给柳亚子的;中国早期组织在上海有三处房子都与南社人有关:于右任在上海创办的革命报刊、一大会址李书城的住所李公馆、陈独秀与沈玄庐等发起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寓所;还有、朱德、张闻天等领袖人物的老师,也都是南社成员;在北京参加开国大典的也有很多南社人,柳亚子、何香凝、马叙伦、沈钧儒、沈雁冰……

   “讲这些人和事,并不是在于说南社多么厉害,而是说南社凝聚的人文精神,将永远闪耀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史册中。这几年我们出版了《谈谈对古镇》《谈谈对古镇》等书籍,现在又把陈列馆做起来,就是为了弘扬南社精神。今年是新南社成立100周年,我们一方面在当地研究、挖掘南社文化,一方面也希望多走出去交流。”俞前话音未落,现场响起掌声。

   时间过得飞快,走在回程的石板路上,再次回望雨中的芦墟古镇,那些曾经沉积在历史书里的人物,仿佛栩栩如生走来。